少百姓听人宣讲呢。
王五这才相信确有其事,心中不觉大受触动:“想不到咱们大兴县居然还能摊上这么位青天大老爷?听说前两日城外百姓受灾,咱们大老爷就忙着安置了好几百口人?”
“不就是咱们陆县令安排下来的么?大老爷他言出如山,所以你们就尽管放了心吧,今后的大兴县一定与以往大不一样了。多少钱,你还不给咱个数字?”那差役说着便拿出了个钱袋来。
王五赶紧道:“两文一个的包子,您给十五文就可以了。”他可不敢照实了要钱,不然谁知道眼前这位会不会翻脸。
那差役笑了一下,却还是数了二十文钱搁到了他的手里:“咱们大兴县衙的人可不会占你便宜。”
王五谢着接过大钱,怔了好半晌,才终于确信自己真个从一名县衙差爷手里拿到钱了,这是以往做梦时都不敢有的想法哪。这一认识让他不觉对这大兴县令陆大人生出了好感和好奇心来,便也凑去了那边瞧瞧到底张贴的是什么样的榜文。
好容易挤到里面,仰面看到的却是长长的一道榜文,下面还盖了鲜红的县衙大印。不过王五却和这个时代大多数人一样并不识字,好在县衙早有准备,派了个书吏守在榜下,大声地跟周围百姓宣讲着上面的意思:
“……这第十三条,便是不得有偷盗之举,只要被拿住的小偷儿,县衙将重责三十大板,并把他枷在门口示众五日;第十四条,夜间无得准者不得随意外出,一旦被拿,也是重责三十,以盗窃论处;第十五条……”
那文吏把上面的条款一一道出,不少百姓都频频点头。对如今的百姓来说,最怕的就是官府朝令夕改语焉不详,而如今这般把条例都列出来了,他们倒是能够心里有数了。而且,这些条令其实平日里大家也都是遵循的,所以也不敢为难。
当然,也有一些人对此有着别的看法:“县衙的这些法令说的倒都在理,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