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的赛制有些复杂,各个项目都不一样。
比如篮球项目,各队要提前四五个月打预赛,预赛时会分成多个赛区,参赛队伍在赛区内打循环,排名赛区头两名的晋级决赛圈,第三名和第四名再打附加赛,再去争夺决赛圈的名额。而到了八月份,进入决赛圈的球队再进行较量,争夺最后的金牌。
这种赛制下,如果强队之间分在统一赛区,那预赛就是针尖对麦芒的搏命大战;如果弱队分在统一赛区的话,就必然是菜鸡互啄。也因此,经常有强队出不了线,而弱队反而可以进入决赛圈的情况。
又比如马拉松的比赛,会提前好几个月决出金牌。比如全运会的正赛在八月份开始,而马拉松的冠军很可能会在四月份就诞生。等到了正赛的时候,就没有马拉松的比赛了。
而且全运会参赛规则、赛制,每年都会有所变化。这一届进入决赛圈的可能是八支球队,下一届就可能变成十二支,再下一届可能又会变回八支。今天是这样的报名规则,明天突然换成另一种规则,报名规则一变化,原本能参赛的可能就失去了参赛资格,而原本没资格的,反而可以参赛。
全运会毕竟有着“体制内奥运会”的外号,规则、赛制这类东西,全靠各个体育协会来决定,有时候某个体育协会主席脑袋瓜一热,随便一拍板,这规则也就得跟着变。所以非专业人士看全运会,会觉得云里雾里,可能连运动员的晋级规则都搞不懂。
这一届全运会,田径场地项目当中,过往三年积分排名全国前16的运动员可以直接晋级到正赛圈,参加过上届奥运会、获得上届世锦赛前八、获得世界杯前六、获得亚运会前三的选手,也可以直接参加正赛。所以像是方海泉、赵岳和杨思杰这种运动员,不需要参加资格赛,也能够进入到正赛当中。
这么一筛选,就少了二十多个参赛名额,同时也让资格赛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