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出生。所以,我有什么理由拒绝你们呢。”
哈塞比斯笑起来:“这是我们的荣幸。”
……
约书亚·希多从奇点研究院离职并加入NAIC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消息,在人工智能界不可避免地引起一阵波澜,但由于此时暗流汹涌的世界局势的衬托,倒也不算太大的新闻。
几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在此期间,媒体曝光最多的就是北大西洋工业联合体的一系列载人登月计划。
轻车熟路的美国进度自是最快,据说大约一年之后即可发射最新的运载火箭土星九号,运送四人乘阿波罗21号飞船登月。
尽管土星九号的推力明显比巨人B3差一截,阿波罗21号飞船作为月球基地部件,也同样没有袭月1号“完整”,但西方的一些媒体,仍然抓着比袭月1号多两个的载人数量不放,大肆吹嘘了一番。
万象集团完全无意多说,作为董事长的林寒更是露面愈少。
此时此刻,林寒就一个人坐在自家书房的电脑桌前,看着眼前四个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眉头紧锁。
黑猩猩AI至今没有解决的谎言问题,加深了林寒对深度学习技术的疑虑——自我进化出来的人工智能,可能拥有欺骗人类的能力。
因此,他愈发坚定了人工设计的想法,禁绝内核代码自我完善,以保证人工智能的忠诚。
眼前屏幕上的代码,就是由林寒用键盘一行一行亲手敲出来的AI内核。它的最初版本有数百万行,经过多次改进,现在只有七十万行左右。
windows系统的代码量也就几千万行,单就数量而言,七十万行代码已经是十分惊人的数字,多数程序员一辈子都写不了这么多代码。
更何况,这些代码还是基于量子算法的强AI内核代码,难度和一般代码根本不在一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