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日本帝国,事实上已经深陷泥沼,连年的侵略战争,耗费了国家大量的战略资源,几近面临枯竭,适龄的青壮年的男人几乎都被调入战场,如果再次征兵将面临影响国家的工业基础,导致技术人员大量流失,而军费开支更是一个无底洞,财政的空虚导致国民生计都受到影响,百姓都开始勒紧裤腰带艰难维持生计,民怨四起,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已经无力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中国抗日战场正式迎來了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大本营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了侵华政策,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的策略,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并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巩固占领区,以为接下來的全力进攻做好准备,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数,就是日军正在加紧南下计划的部署,掠夺东南亚丰富的战争资源,以维系继续侵华,已经成为日军当前的首要任务,
在此种大好形势之下,蒋浩然衢州、上饶、鹰潭各防御工事基本完成,战壕、碉堡等永固工事连成一片,连绵三座城市之间,甚至关键地段都以地道连接,保证随时可以将兵力投入到任何薄弱环节,此事动员民夫达五十万之巨,分批分段逐步完成,这当中虽然少不了gcd的功劳,但后期很多老百姓,也是看到了蒋浩然决心与衢州三城共存亡的勇气,也的确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加上治军严明,军民关系开始一度融洽,所以也有大量的老百姓感恩而來,
征兵工作也已经完成,虽然各师的标准编制是一万六千人的乙种师,但蒋浩然擅自扩编至两万四千人每师,整编结束之后才上报军委会,理由相当充分,现在日军在四处布置的都是常设师团的精锐之师,就算是六个甲种师都还嫌兵力不足,按以前乙种师的编制驻守三座城市,无疑是自寻死路,如果谁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