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体育部的教研团队,不断地分析和改进。
顶级运动员达到了这样的水平,基本上各种短跑的训练方式都已经接触过了,教练员能够做的并不多。
在叶钦有水木大学体育部教研团队的协助下,已经不需要主管教练干涉太多,他就能够固定的按部就班去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
这一年多的训练就是明证,袁郭华虽然是主管教练,他的主要精力已然放在了接力上,对于给予叶钦在短跑上指导,已然退居次席。
从刘阳宇开始,中国田径拉开了新的一页。到了叶钦这里,则把最重要的男子短跑项目给补上,使得国内这几年练体育练短跑的人数都在节节攀升。
对于田径教练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
只有庞大的基数,庞大的群体,才能够有冒尖的顶级人才会脱颖而出。像以往如果只是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大概不少有天赋的苗子大概都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只能泯然于众人。
“对了,盛海站的大奖赛,你准备让谁上呢?”
两人发了一通感慨之后,李琦想起月底盛海站的大奖赛,朝着袁郭华问道。
“章裴孟肯定是要上的。”袁郭华思考了一下,接着缓缓说道,“就是文勇易和苏丙天,我们还没想好谁,苏丙天的成绩毕竟还要差不少,现在单项上面对顶尖的选手我担心影响他以后的心理状态。”
“就小苏吧。”李琦笑了笑,“没什么好担心的,文勇易和苏丙天的技术特点和类似,但文勇易的稳定性不够,再说之前几年他也都上过场了,给小苏一个机会。至于你说和顶尖选手竞技的心理问题,我觉得你是担心太多了,看看他们每天都要和叶钦跑……”
话说到这里,李琦也不用继续说下去。
袁郭华自然明白意思,确实是头戴百米和二百米冠军的世界飞人就在他的队伍里,其他运动员早已经适应了这种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