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运到南京了,只是因为津浦铁路被切断再加上运输工具又极度匮乏,所以没能及时北运。
随着大批物资以及补充兵的到位,第9、第13师团迅速恢复战斗力,并立即向淮河战场的****发动了大规模的反攻,此前,淮河战场的****已经基本渡过淮河,这个时候就是想要再次渡河北撤也已来不及了。
眼看淮河战场的局势迅速的颓败,蒋委员长终于惊醒过来,急令胡宗南第17军团、李品仙第11集团军、廖磊第21集团军以及于学忠第51军后撤,张自忠的第59军因为深陷战场,此时已来不及撤出战场,所以自愿留下断后。
第59军依托凤阳镇至临淮关之间的既有工事,与日寇展开了殊死博杀。
血战三昼夜后,淮南战场各部已经基本与鬼子脱离接触,第59军的断后任务完成,张自忠当即命令副军长李文田率编制相对完整的第38师、骑兵第13旅突围,他自己则亲自率领伤亡过半的第180师断后。
鬼子没料到第59军会突然掉头往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到小鬼子反应过来调整部署时,第59军主力已经从板桥镇打开了一个口子,顺利突围,不过,留下断后的第180师却遭到了鬼子合围,再没有了突围的机会。
经过两昼夜的激战,第180师残部最终被围呆在板桥镇上。
黎明时分,第180师残部又一次打退了鬼子的进攻,不过,阵地上剩下还能爬的残兵也已经不足百人。
张自忠掏了下口袋,发现已经没有子弹,便随手把手枪扔进废墟,尽管这支勃朗宁手枪已经跟了他整整十二年,可张自忠却没有一丝留恋,因为没有了子弹,做工再精良的枪支也比烧木棍强不到哪里去。
张自忠扔掉了手枪,又从废墟里捡了一枝步枪。
打开枪栓,却发现枪膛里也是空的,张自忠便到已经战死的战士遗骸上找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