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带着遇赦不归的注释,也就是说他们本来就不在赦免范围。
这样黄宗羲等人还得在花莲。
他们已经被扔过去了,明军在那里设立了一个锚地,偶尔有军舰过去补充一下淡水,另外捕鲸船也有过去季节性捕鲸的。那里哪怕现代也是能看到抹香鲸的,数量虽不多,但对于近海捕鲸业者来说,仍旧不失为一块好地方。大儒们带着买的奴婢,在那里开荒种田,甚至还在一条溪流淘到了金沙,闲暇时候在海边钓钓鱼,探讨一下儒学思想,看看捕鲸者搏击巨兽的风采,那日子过得颇有田园牧歌之风。唯一的遗憾就是偶尔会有野人袭扰,据说黄宗羲还亲手击毙过几个野人,话说他可是内家拳高手,那内力深厚着呢!
所以这个问题不值一提。
既然这样……
那他们还是继续田园牧歌吧!
这样的环境更有利于他们写出优秀的作品,毕竟他们的家乡已经充满俗世的喧嚣,哪比得上这种地方宁静适宜思考?
很多优秀作品不都是这样诞生的吗?
据说朱之瑜现在就已经在写了。
他被流放到隐岐岛后,就很受对面的倭国人尊敬,不但松江等藩的大名们过去求学,就连德川家都派人过去接受这位大儒的熏陶。目前正在编写一本思想专著,对于倭国的现状进行深刻剖析,总之现在的他生活比过去参与政治斗争时候充实多了。
由此可见流放才是让大儒们真正放射光芒的必要条件。
他们就继续放射光芒吧!
倒是之前流放海南岛挖矿的那些南京勋贵们,这时候可以回来了,他们已经挖了很多年的矿,现在也算饱经人世沧桑,有不少都已经死在海南岛的炎热气候里。当然,说他们挖矿还是有些夸张,他们留在南都的女人们不可能真让他们挖矿,无非就是掏点银子,买些奴隶去代替他们。他们准确说是在海南岛生活了这些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