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不多的地,这点地,就算能够保下来,收成可能都不够口粮。
李逍提出给乡民最低保留十亩地,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一户最低十亩,真是最低保障了,本来蓝溪的土地亩产不过石余,遇这样的大旱,就算能保下来,但肯定也会减产,说不定五成都不一定有。这样一来,十亩地,也不过能收成五六石粮食。
这点粮食,就是一家人要等到秋后的救命粮了,这个是得保障的。
“三郎仁义,这个是应当。”几位老族长也都说话了,正所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法不外人情,订立规矩的时候,应当充分的考虑到实情。
大家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心往一齐使,事情也就好谈了许多。
尤其是李逍在会上还主动的表示,自家的田地多,愿意减产六成后,大家更加佩服了。
李家上千亩地,多减一成,那就是要抛荒一百多亩。
做为带头的人,只要不谋私利,又能一碗水端平,大家还有什么不服气的呢。
减产五成,这个提议,也最终在大会上通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虽然减产五成,对于今年的旱情可能还不够。但第一次就能通过减产五成这个提议,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毕竟往年,大家可不会有谁主动减产的,再大的旱情也是一样的耕种,然后争水,最后无水之后就只能看着再一点点的旱死。
“我有一个想法,三郎,不知道合不合适。”
杨老夫子这个时候站起来说话,他虽不是蓝溪乡的乡民,但是书院的山长,也是在座很多乡民们孩子的老师,大家对于他还是很尊重的。
“山长有话请说。”连几位里长也十分的客气,对于这样教书的老夫子十分礼貌。
“我刚才一直在这里听大家商议抗旱救灾,大灾当前,能看到大家抛去成见,可以齐心一志,真的十分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