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字最精通的人,肯定极其熟悉大夏的历史。
那么根据这个推论,禹王九州鼎有两个!
第一个,是大禹王亲自铸造的,但是被大夏那些忠臣抢走,带到了龙藏岛;
第二个,则是大禹王后代少康王登基之后,重新铸造的,算是“仿制品”。
说到这里,二姐已经明白了,眼睛一亮:“那您的意思是,禹王九州鼎前后有两尊。第一尊是原件,第二尊是复制的。而鬼子六所弄到的龙心玉,其实是和复制品在一起的!”
高龙藏也乐道:“要是和复制的禹王九州鼎在一起的话,那么这龙心玉能保留下来,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少康王就算是复制,也肯定按照原来禹王鼎的尺寸,所以肯定也是个庞然大物。那么,只要古墓不被破坏,保留几千年是有可能的。”
冯道仁笑道:“没错,我就猜着,你那朋友鬼子六找到的,肯定是另一尊禹王九州鼎。至少,他去了存放禹王九州鼎‘仿制品’的古墓。”
我擦,就算是禹王九州鼎的仿制品,至少也是传承四千年的大宝贝。而且由于是少康王以全国之力所铸造,所以同样可谓是这么民族的象征。
而且,这个仿制品的历史价值,可能并不比龙藏岛的原品更低。因为,流传到殷商朝、大周朝的,恰恰是这尊仿制品,而不是原品。
古玩界的人都知道,一个藏品经历的历史事件越多,那么历史价值也就越大。而这个仿品,历经了夏商周一千八百年,几乎所有的历史事件都见证过,几乎被少康之后所有的帝王将相都膜拜过?……这,真让人无语了。
而且可以说,现在后世所称颂的禹王九州鼎,其实是“真品”和“仿品”合二为一的形象——大家既称颂禹王九州鼎为大禹王亲自铸造,同时也称颂这座鼎流传三朝近两千年,成为了华夏的象征。也就是说,前面一条称颂的是真品,而后面一条称颂的是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