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六说的,又给墨笙重复说了一遍。
原来刚刚听到的颍川两个字并非是什么巧合,姑娘这次不打算去丰水州,而是要去颍川州,难怪要撇下问瓷,有她监视着,什么事都做不成。
这个时候已经接近午时了,两人都饿得慌,从管道一路走到最近的驿站也需要两个时辰,她们便在官道两边的林木里择了一处稍微干净的地方,坐下吃干粮。
一块大饼,一壶水,一人分一半。
墨笙啃着大饼,也许是出了沈府的缘故,只感觉通身舒畅,整个人都像是脱胎换骨一样,没有在沈家的拘束。
“姑娘,你说国公爷为什么同意放姑娘回丰水州呢?外面流言传得那么急,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把丰水州和姑娘放在一起,百姓们能谈论得津津乐道了。”
“将消息压下,便什么事都没有了,不然你觉得我为何要选择简陋普通的马车,府内的其他人对此都毫无意见,并非是真的没意见,有的是不知情,有的则是被祖父说服了。”
其实墨笙最想不明白的是沈岐为何会放人去丰水州,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沈碧月没有多说,因为没什么必要。
沈岐做出的选择向来都是被外力所左右的,她只是轻巧地利用了一下豫王,他便轻易松口了,这些都是没什么必要对墨笙多说的。
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她们已经走到驿站了,沈碧月早让墨笙备好了通关牒,再花点银子,很容易蹭到了一个小房间,房间简陋,潮湿,还会透风,主仆两人凑合着窝了一晚。
第二天还没天亮起来了,正好碰有人送柴木过来,便蹭了他们的车,到附近的县城租借马车,一整天紧赶慢赶的,在天色完全暗下来的时候进了颍川州的地界。
近找了家客栈投宿,在登记名姓前,沈碧月还特意问了句,“掌柜的,你这个客栈看起来挺宽敞干净的,怎么都看不到什么客人,不会是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