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京都看看,没有人嘲讽,没有人质疑,得到的只有支持,鼓励。
如果,这一次赚钱,夫妻俩一定要好好回报村里人。
如果不是那些路费,如果不是那些鼓励的话,他们也不会有勇气,放下一切,坚定前行。
不管如何,他们夫妻俩来到京都,算是见识到了。
“娘子,真好,我们有钱了,这样,回去就能给村里人带点京都东西,爷爷喜欢烟袋锅子,一个用了几十年,我知道……”
小贩说着,泣不成声,他爷爷要入土的人,毕生唯一的心愿,攒钱,买个好一些的烟袋锅子,作为陪葬。
得知他要出远门,他爷爷把攒了一辈子的铜板,全部交到他的手里。
爷爷说,没有烟袋锅子,如果这辈子能知道京都多么繁华,死也瞑目了!
还有村里那些人,他们那么淳朴,每个人都应该有礼物。
夫妻俩当时还商量,如果,实在赚不到钱,就在京都挖点土,带回去。
“你们是第一次来京都?”
李海棠听明白了后,很是感慨,那边那么闭塞,能有什么呢?
“我本人做书铺的生意,如果你们夫妻愿意,离开京都以前,可以来找我,我送你们几十本《三字经》和《千字文》。
书铺由莫如海管理,正在研究活字印刷,第一批成品,只有这两本,但是李海棠检查过,和手抄本不同,字体清晰,没有一个错别字。
这些都是用最低等的黄纸印刷,摆在她的书铺,上不得台面,可是对于百姓来说,那是非常宝贝的。
“夫人,真的吗?”
他们村里有个识字的人,却没有书本,整个村的小娃,大字不识。
如果真有书本,让娃子们识字……想到此,夫妻俩更是激动到说不出话来。
“当然是真的。”
李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