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族人进京受审。
按照内阁下发的指令,宜春郡和东海拷路城守军进入吴郡境内,与吴郡城守军合并一处,不但迅速镇压住少量集结起来的世家军,更是布防整个吴郡城镇,大肆搜寻西门族人,一批批西门族人被押送进京。
皇帝陛下更是下了“西门罪诏”,严厉痛斥西门一族的谋反,更是抚慰吴郡百姓,此罪只责罚西门一族,不伤吴郡百姓一人。
在内阁领导的几大世家强力的打压下,本来纷乱一片的吴郡很快便平息下来,虽然还有西门残存势力潜伏下去,但是由于朝廷的强硬手段,却也翻不起大的风浪来。
押送进京的西门族人,经过内阁商议,请示过皇帝之后,最终做出了裁决。
西门一族,勾结敌国,犯上作乱,证据确凿,念其百年世家,诛灭三族,余者皆发配边关充当苦工。
这次收尾工作,内阁倒是做得雷厉风行,在燕国版图存活百年的西门一族,由于西门雷藏意气用事,终于提前消逝。
这让各大世家松了一口气,少了一个敌人,自然是欢喜得很,但是随即想到接下来更严酷的政治环境,存留下来的六大世家又都是深吸一口气。
有了渤州郡的教训,这一次内阁担心皇族会再造一个渤州郡赵夕樵那样的人物,所以在朝廷军队控制住吴郡的同时,立刻进行官员拟定,经过一番争吵,各大世家都有官员前往,皇帝显然知道内阁势大,大部分新任官员都是照准,只是亲自定下了两名官吏,那是管理吴扛道与盐道的官员。
粮道与盐道那是极为重要的两处官员,皇族要拿去这两个位置,内阁起先自然是一片反对,只是皇帝这次却显然强硬了一些,内阁没有答应腾出这两个位置,而皇帝亦是扣着官员任免的折子,没有加盖玉玺,僵持起来。
很显然,皇帝这是要和内阁谈条件了。
自从渤州郡之战后,整个燕国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