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老子,庄子,墨子等书籍就扔给了夏额哲,要求他到了辽东以后好好学习。
当然,这些书都是被崇祯皇帝注释过的,尤其是墨子里面,重点突出了兼爱的那一部分。
夏额哲去了辽东以后,也确实是好好学习了,甚至于达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
然后这家伙从论语和孟子里面就读出来四个字:“尊王攘夷”。
尊王这两个字没什么好说的,伟大的天可汗崇祯皇帝陛下,那就是中原,草原,天下所有日月所至之地,所有一切能呼吸生物们的指路明灯,灯塔,红太阳。
重点在于攘夷。
首先是攘这个字,提手旁,说明了要用手去实现,这个字的意思则是推出,划拉到一边儿去的意思。
然后是夷这个字,夷者,半人也。
当然,这个夷跟自己肯定是没什么关系的——自己被赐姓为夏,而且崇祯皇帝官方认定过的,自己就是夏淳维之后,妥妥的炎黄苗裔,根正苗红的那种。
那么这个夷指的是谁呢?
夷,向来是跟蛮这个字儿一块用的,蛮者,亦虫也;夷者,半人也。
所以蛮夷统统都是进化不完全的大虫子,半兽人,比如建奴,比如倭奴,比如昆仑奴。
名字里边儿都带奴了,说明他们就是蛮夷,最适合给我们这种贵族人当奴才。
尤其是在跟完颜宏交流之后得到了完颜宏的认可,夏额哲就更加的觉得没毛病了。
至于说当年跑到了宣府跟大明闹别扭最后被崇祯皇帝反杀,在草原上连筑了十余座京观之事,那摆明了就是自己家的家事——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自己家的事儿怎么着都好说,毕竟是自己家兄弟嘛,现在建奴敢跳,那就是跟自己这些贵族过不去,就必须要打倒他们。
在不断的向着随行的小太监请教并且通读了论语孟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