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枭臣 > 尾章

尾章(6 / 11)

新帝圌国在海外最为重要的军事力量。

比起黑水洋、南洋船社这种军政财商结合的特殊势力体不同,殖商银庄要稍稍单纯一些。

早初殖商银庄用六百万亩赏功田所置换出来的两千万银元的资本金,到启元二圌十圌年激增了二十倍,达到四亿银元,这还没有将过去二圌十圌年向股东发放近两亿银元的钱息计算在内。

淮东钱圌庄的实力跟规模比殖商银庄还要大一些,资产金达到六亿银元;此外济州银庄等数家规模稍小,后期才得到发展的银庄,资本金亦在千万银元到近亿银元不等,资本实力并不容小窥。

早期的海外贸易主要是与当地人及势力进行交易,而传统的海外贸易物已经难以满足新帝圌国增涨的需求,到启元二圌十圌年,海外移民渐近成为贸易的主体。

包括十一个海外都督府以及柔佛、婆罗、高丽、扶桑等国在内的海东、南洋,到处都是汉圌人投资开发的矿井跟种植园。

到启元二圌十圌年,输入国内的婆罗火油每年就升至六十万吨,而输入其他地区的婆罗火油,每年也高达三十万吨,年贸易总额高达三千万银元。而控圌制婆罗国逾九成油井的婆罗火油商社,不仅具体经营者、管理者及核心技工都是汉圌人外,其股数除了皇室、殖商银庄、淮东钱圌庄、南洋船社等持有外,其余则主要由卢加都督府等地的移民群圌体持有。

除了婆罗火油,而从海外输入江淮浙闽地区、作为纺织工业原料的棉花,截止到启元二圌十圌年,每年就增加到八百艘海船之多——这些棉花原料的供应商,差不多有七成皆是海外移民控圌制的种植园供应,早期流放海外的战俘以及当地土著及后期移民海外的江淮民众,则是这些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

除了火油、棉花是主要输入货物外,每年还有差不多近三千艘海船,满载着硝石、婆罗山灰、硫磺、金银铜贵金属、蕉麻、蔗糖、名贵木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