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民国之文豪崛起 > 后记(一)

后记(一)(1 / 8)

1956年,初夏。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周维烈扔掉粉笔,拍拍双手的粉笔灰说:“好了,这学期的课程到此完结,祝同学们考试顺利。下课!”

学生们陆陆续续离开教室,却有个金发妹子捧着课本凑上讲台。

“教授,能讲一讲你新提出的‘周维烈纲领’吗?我对此非常感兴趣。”金发学生妹的眼睛眨呀眨,脸上挂着灿烂微笑,点点雀斑似乎都活了过来。

周维烈收拾着讲义说:“你现在才大学二年级,等你读完研究生再来问这个问题。”

“为什么啊?”金发学生妹语调拖得长长的,听起来更像是撒娇。

周维烈完全无视,不留情面道:“因为现在的你还听不懂。”

金发学生妹锲而不舍道:“那讲讲你是怎么完善并证明‘谷山志村周猜想’,又怎么把这个猜想跟你的‘周维烈纲领’结合起来的好吗?我们去酒吧或者咖啡厅慢慢聊。”

“改天吧。”周维烈夹着讲义走出教室。

金发学生妹气得跺脚,嘀咕咒骂:“真是台冷冰冰的机器,活该单身一辈子!”

……

周维烈当然不是一直单身,他用四年时间拿到剑桥大学的两个硕士和一个博士学位。十九岁时,周维烈跟随图灵前往美国曼彻斯特大学,担任计算机实验室的研究员,从事“曼彻斯特一号”的软件开发工作。

在美国期间,周维烈交了一个女朋友。

这段恋情无疾而终,周维烈有些郁闷地回到英国,受聘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担任数学讲师。又过了两年,由于对“黎曼罗赫定理”的扩展运用,周维烈在国际数学界崭露头角,也因此当上了剑桥大学的副教授。

今年是周维烈的数学成果年,他在国际数学会议上偶遇谷山丰和志村五郎,闲聊之际得知二人提出了关于椭圆曲线和模型式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