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赵弘润十分好奇那些甲胄的材质,恨不得此刻就上前向齐军讨要一套甲胄,仔细研究。
『是材质么?还是说,是设计上的关系?』
赵弘润皱眉思忖着。
出于好奇,赵弘润驾驭着坐骑徐徐靠近琅邪军的本阵,在后者诸兵将们皱眉观望的情况下,仔细观察着齐军士卒的甲胄。
在观察了一阵后,赵弘润总算是瞧出了端倪。
在他看来,魏国的甲胄,包括他所知的楚国与韩国,普遍使用的都是『札甲』。
所谓的『札甲』,即是用牛皮等坚硬的皮革制作一套皮甲,称之为『内甲』,而在此基础上,缝制、镶嵌大块的铁质防护。
比如胸甲、背甲、臂甲等等,这些额外的小块铁甲,将固定在『内甲』上,如此一来,即可使穿着这类甲胄的兵将们保证最起码的活动能力,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防御能力,尤其是要害部位。
而齐军所使用的甲胄,虽然也是属于『札甲』的范畴,但却有所不同——他们不再将整块的铁片固定在内甲上,而是用一片片大概三个指节长、两个指节宽的小铁片,一片一片地固定在内甲上,这已经是局部鳞甲化的甲胄了。
鳞甲就比寻常意义上的札甲强么?
的确!
因为鳞甲的甲片带有轻微的弧度,因此除非是被箭矢正面射中,或者说这类箭矢的力道强劲、穿透力强大,否则,寻常箭矢射中这类有弧度的甲片,就会偏移角度,使箭矢与这身甲胄的主人“擦身而过”。
当然,虽然在这里用箭矢举例,但事实上,鳞甲对于任何远程、近战兵器,都有极强的防护能力,会使敌方的攻击产生“偏移”,从而变相地提高防御能力。
唯一的弊端就是,这类甲胄的制作工序相当复杂,比起寻常意义上的札甲,几乎是十几倍的人力。
当然,这只是甲胄设计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