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十二章 借机

第十二章 借机(6 / 10)

只会助长所有人的狼子野心。死一个郑宏,却能震慑众人,他也算是立功了。

兵部尚书白圭说道:“陛下,郑宏所为虽然不曾酿成大祸,但是其人在河中多年,所作所为应早有端倪。可是过去一直没有这方面的情报,应该彻底清查河中吏治,查出原因。”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着兵部,通政司,锦衣卫,五军都督府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彻查此事。自郑宏承爵之后的朝廷历任官员,皆要呈上申辩书。”

白圭领命退下,朱瞻基才又跟解祯期说道:“议会方面,围绕郑宏一案,提出相应改进措施,防止封藩坐大。”

解祯期领命退下,朱瞻基又跟于谦说道:“近年来民政事务方面,官员与商人勾结日渐密切,朝廷要防止**,也应有相应之策。”

于谦与原本的历史中一样,满腔正气。他担任总理大臣期间,吏治清明,官员无人敢贪。

但是,官员能经商是朱瞻基时期就已经制定的政策,所以他们虽然不敢ta:n'w:u,但是插手工业,商业,利益牵扯颇深,这是于谦也管不了的。

听到朱瞻基的话,他躬身说道:“陛下,臣一直以为,准许官员经商才是最大的弊端,而且应当重新在百姓之中进行户籍分理,才能便于朝廷管制。”

正统二十六年,大明朝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国的大部分州府,包括县城已经通电,并且连上了喇叭。

各地的喇叭之中,每天都会有半个时辰的时间,由当地的官员进行普法。

这个时候,朱瞻基提出了取消户籍编等。

朱元璋时期,为了便于管理,推行了里甲制度。

里甲制度比今天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还要严密!每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劳力多产粮多的前十户为里长,其他一百户划分为十甲,每甲十户。

每年需要出徭役的时节,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