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求了蒙正的意见之后,对他进行了全方位的特训。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他打磨成大明在欧洲的细作。
这个时候,黄渊接到了从英州港传来的电传圣旨,宣他回京。
安排好了所有事务,他搭乘上了一艘内务府的运马船,踏上了归途。
欧洲与大明的贸易,是一场以大明为主的顺差贸易。大明的几乎所有东西都是欧洲想要的,可是在欧洲,却没有多少大明想要的物资,他们现在连金银都少的可怜。
通过贸易,运往大明最多的物资,就是马匹和人口。
人口并不会运到大明境内,他们大多是作为苦力在南亚和北非一带筑城。
而马匹,则会运到大明,成为农户的劳力,或者是军队的补充。
欧洲马虽然速度跟阿拉伯马,汗血宝马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欧洲马不挑食,容易养活,用来耕地,拉货,远比那两种精贵的马种更加实用。
特别是欧洲的驽马,力大无比,耐力十足,比牛耕地,拉货更好用。
如今大明的地主们,都喜欢用那种柴油机的机械,但是小的自耕农们,却都青睐来自欧洲的驽马。
船行到忽鲁谟斯进行补给的时候,黄渊得到了消息,欧洲联军发动了春季的第一次会战。
他们并没有向南方的撒马尔罕进攻,而是集中兵力越过了伏尔加河,向极西三城发动了进攻。
极西三城是唐赛儿她们当初建立的城市,三个城市互为犄角,形成了大明西北方的屏障。
但是他们的人数太少,三个城市加起来,人口也才五十多万,能抽调的民壮最多十万。
虽然还有一万正规军协助他们,但是面对来势汹汹的数十万联军,依旧力有未逮。
而这个时候,撒马尔罕总督郑宏并不敢贸然相助,他们之间相距三千里,贸然出兵,只会陷入敌军的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