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一二七章 自作

第一二七章 自作(2 / 10)

。但是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同榜者快。

放弃在京城悠闲,清贵的翰林院修撰不当,去还算得蛮夷之地的吕宋。这个解祯期,这次还真是让他惊讶了。

这好后世,放着国务院的职位不干,反而自请去偏远山区历练。

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实际,当着八位主考官的面,评价解祯期的性格,他也是故意为之。

相许多从底层来的官员不同,解祯期的人生从一开始算得一帆风顺。

正是因为太顺了,所以他很难体会到普通人的人间疾苦,充满了一种浪漫主义精神。

这种精神,在做学问的时候是好的,但是当官起来,显得不合时宜了。

以推广数学,几何,字母,标点符号为例,朱瞻基对解家是充满期待的。

他们在态度也非常认真,不管朱瞻基让他们干什么,他们都毫无怨言,用心去做。

但是用心去做,不代表他们做的好。

解家的几个人,从解纶,解缙,黄金华,到解祯期,解桢亮两兄弟,他们这几个人都是那种书生意气浓郁,不适合当官的人。

这是他们整个家族的性格,任谁都难以纠正过来。

这好许多经济学老师,让他们教理论,他们能说的头头是道。但是如果让他们去做生意,却会亏的一塌糊涂。

推广几何几年来,他们能做到也是用他们的名誉出了几本书,然后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在这方面,他们还不如工部。

工部依靠工匠,在朱瞻基的下马桥农庄东侧,开办了大明第一家工匠学校。不仅大力推广了这些只是,还直接将这些理论知识,进入到应用阶段。

在朱瞻基的心里,本来已经给解家的几个人都钉了只能研究理论,不能担任职官的符号。但是解祯期现在的选择,让他对解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