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些问题那些大儒也在考虑。
他们比这些学子更清楚这些奇技**巧的力量,也知道了这种力量的威力。他们无力阻止,所以现在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儒家适应这种变化。
儒家从古至今一直在变,特别是自前宋大成以来,这两百年,根本就没有任何变化。
现在似乎已经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
孔家这次在朱瞻基的威胁下,依靠儒家学说,拿出了《国家与民族》一文。
虽然这本书在大明如今轰动颇大,并且受到很多好评。
但是孔家众人比谁都清楚,儒家已经面临最重要的分叉口。
这本书将以往的儒家家天下,彻底变成了国天下,并且把国家与民族凌驾于所有权力之上。
以往的朝廷没有这么多的框架,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什么是投降,什么的han'j-ia:n,儒家都可以随意粉饰。
但是现在,框架建立起来了,朱瞻基还一心要把这种思想刻在每个人的心中。
这个时候,儒家如果不随之变化,那就会变的落后。
身为圣人之后,孔家所有人出生以来,享受着祖宗的荣耀,同时也维护着儒家的地位。
这是他们的命运!
孔彦缙他们这些人来到京城以后,看到朱瞻基为了推行这种思想,甚至耗费巨资来发行报纸。
虽然朱瞻基的主要目的不是这个,但是在他们看来,就是这样。
所以他们需要紧跟朱瞻基的脚步,绝不能再掉队。
好不容易才把失去的衍圣公爵位拿了回来,他们可不愿再一次失去。
儒家应该怎么变?这是困惑着他们每个人的问题。
他们不像朱瞻基有着超越历史的眼光,历史对他们来说,是现在,是未来。
但是他们所有人都清楚,朱程理学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