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学校的大门,就意味着这个学子的身份已经完全改变,即便以后科举不中,想要补个吏员的差事,也是易如反掌。
虽然这里的学生人数已经突破了一万人,但是并不意味着这里好进。
应天府当地的学子想要进,最低也要是个秀才身份,而外地的学子,只有举人才能进。
而且他还必须要有当地官员的举荐,一个州府,一年举荐的人数也不超过五个,而且还要经过考核。
这里可要比后世的北大,清华难进的多。
除了大明学子,这里还有不少东瀛和朝鲜,交趾那边的学子,人数也有好几百。
他们大多是那些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国家的优秀精英,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来到大明之后,就不愿意再回去,一心想要变成真正的大明人。
作为帝国的未来,帝国的希望,原本经历了九天折磨的那些秀才学子们,见到朱瞻基到来,立刻原地满血复活。
他们的疯狂可要比后世的学子们狂热的多了,即便是羽林卫的严阵以待,依旧被他们冲击的一片混乱。
面对这些未来的官员,羽林卫的将士们根本不敢粗暴对待,只能手臂环着手臂,艰难应对着他们的冲击。
后世的学子们都经历了思想开化,人人平等的思想。
但是现在是儒家当道,天地君亲师的伦常思想已经融入了每个人的血液里。
见到朱瞻基的出现,无数学子激动地痛哭流涕,泣不成声。
朱瞻基像后世的领导人一样,一边跟众学子挥手,一边龙行虎步地走向校场的检阅台。
胡俨看到这一幕,忍不住低声跟朱瞻基说道“殿下,这大明学子,对你可是尊崇备至啊!”
事实的确是这样,虽然一直有朱瞻基不喜欢儒学的传言,但是对整个大明来说,朱瞻基依旧是绝大多数人最信赖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