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全方位地增强人的基础,提升人的潜力。
而在社会,工作,需要适应的是现实,是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是要能给自己找到一个准确的社会定位。
这些书里面都不会教你,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不同的人。
但是在这个时代,儒家是要把所有人变成一样,谁不服削谁。
而且他们还不允许在工作脱离书本的知识和限制,这显得太僵硬和不可取了。
把普通人限制在框架内,可以有效地减轻普通人的反抗之心,但是如果把皇帝也限制起来……
这也是大明持续了两百年的皇权与官之争的根源。
朱高炽不知道大明最后会灭亡的那么惨,认识不到这种危害,所以他必须远离政治。
朱瞻基限制他的自由,不是怕他给自己添麻烦,而是怕他继续在错误的道路死不回头。
他其实根本没有把朱高炽放在眼里,皇帝需要一手捏着钱袋子,一手握着刀把子,他一样都没有,凭什么能成威胁?
午朝一般从早餐后到午结束,偶尔会拖到午后,这个时候,皇帝一般会请大学士,内阁成员一同吃饭。
到了下午,除非有大型的天灾人祸或者是要案,基本不会处理朝政了。
像朱棣喜欢在下午射箭,习武,跟妃子们一起娱乐一下,也经常出宫去到勋贵家里做客,跟老伙计吹吹牛。
晚的时候,他喜欢从吃晚饭的时候开始看戏,每天不看一出戏,他浑身不得劲。
朱瞻基没有看戏的爱好,但是他也要又自己的私人时间,陪陪老婆,孩子们。
他也要有自己的社交时间,在工作之外跟一些官员建立更密切的联系。
所以,他不会将下午的时间都用来处理公务。
像崇祯那样,什么事都要管,什么事都要操心,分不清轻重缓急。将所有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