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六十章 新生

第六十章 新生(2 / 10)

位于皇宫的西南角,地势开阔不管进出都方便。

接见人少的时候,在谨身殿。谨身殿是三大殿最北的一处,邻近后宫,基本只有内阁成员和三品以的官员,还有伯爵以勋贵才能进出谨身殿。

当然也有例外,那是举行经筵的时候。

经筵是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也是皇帝和未来皇帝接受统治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经筵讲官以翰林学士或其他堂官充任或兼任,从宋代开始,每年二月至端午节,八月至冬至节为讲期,逢单日入侍,轮流讲读。

在朱瞻基的印象里,明朝是最重视经筵的朝代,不过那是历史的朱瞻基死了之后的事情。

当时官掌权,皇帝幼小,自然任由官摆布。

但是在这个时期之前,不管是朱元璋也好,朱棣也罢,一个月最多举行三场经筵。在朱棣时期,是每月逢三开讲。

初三,十三,二十三,这三天的午是不处理朝政的,而是皇帝和太子,太孙一起听课。

讲官们往往是从四书五经截取一段段的话进行讲古,除了讲故事,最主要的是根据历史的事件进行总结。

这种总结是所谓的经验,以后遇到这样的事情,知道应该怎么做。

有用吗?

不能说无用,但是绝不是官们吹捧的那么有用。

因为历史在发展,任何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复杂的形成条件或者是偶然性。

根据历史总结经验可以,但是要根据历史的问题来进行问题处理,那是刻舟求剑。

朱瞻基之所以不被臣们喜欢,主要原因是他不喜欢经筵,而且在参加经筵的时候,经常把臣们抵的无话可说。

讲经释义朱瞻基不行,但是讲歪道理,他的嘴巴还是很厉害的。

臣们僵化的思维,不能对古人进行怀疑的限制。都能让朱瞻基挑出许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