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

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9 / 10)

员还没有完全确定。除了六部堂官,他会留下谁来辅佐自己呢?

解缙、黄淮、胡俨、杨荣、金幼孜、杨士、杨溥、蹇义、刘观、郑赐、宋礼、金纯、夏原吉、吕震……

这一个个大臣的名字被朱瞻基写在了纸,朱瞻基决定不能继续被动等待,应该主动向朱棣要求符合自己心意的大臣来辅佐自己。

解缙不用说了,这位自己的老师肯定要进内阁,虽然他的性格不适合当官,只适合做学问,但是他是臣的招牌。

不论从哪方面来说,这个时候不适合让他继续编书,让他直接入内阁,担任首辅。

另外,杨荣是朱瞻基真正想要重用之人,可是他这次要跟朱棣一起出征……

朱瞻基突然想到,杨荣的特长是军事谋划,这样的职责其他人也能担任,

如黄渊,这是个真正的专业人才,只论为军队总管后勤,他这方面的能力还要超过杨荣。

但是杨荣在朝的声望,在处理政事方面的能力,是年轻的黄渊不的。

如果将两人互换一个位置,岂不是两全其美!

他将杨荣的名字做了一个记号,记了下来。

至于杨士,一开始被朱瞻基给排除了。

他是詹士府左春坊大学士,是朱高炽的头号辅臣,这个时候,自然是要跟朱高炽一起去嘉峪关的。

朱瞻基也忍不住替他遗憾,如果朱高炽不能像历史那样登基,他恐怕这辈子都很难登内阁首辅的位置了。

在原本的历史,他能以五品的左春坊大学士跟蹇义,夏元吉这样的二品大臣平等相交,依靠的是朱高炽。

他成为内阁首辅以后,内阁也是在他的手,从一个秘书机构,变成了一个国家的权力枢。

但是这辈子,这件事是不可能的了。他永远不可能让内阁学士们的职权,变的六部堂官还要大,决策权和行政权,也永远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