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十一章 朝议(上)

第十一章 朝议(上)(4 / 10)

发觉得财政预算制度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需要用钱的地方无处不在,大到各部经费,各军军费,小到一针一线,一支笔,一根墨。

历朝历代,都是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没有钱就不花。

许多时候,就看要钱的能力,有些部门因为有个好主官,每月都有盈余,还能组织人一起下馆子搓一顿。

有些部门,因为没有要到银子,连该办的公务都不办了。

前几年朱瞻基一次参加朝会的时候,就有御史状告刑部广西清吏司,竟然连续一整年不曾派人到广西清查案件,所有送交到刑部的案件,都是原审批复。

朱棣大怒,召来广西清吏司郎中谢成忠质问,才知道他们因为没有要到银子,连一文钱的经费都没有。

要不是背靠刑部,他们连办案的笔墨纸砚,都没钱置办。

最后这件事还是不了了之……

其实各部,各军的大致经费,朝廷也有一笔账。

户部的作用就是满足各部的运转需求,比如说每部每年大致需要消耗多少银子,他们心里也有数。

在满足了基本运转的条件后,多余的银子要防范天灾**,就这每年都还是一个大窟窿。

也就是这几年,朝廷财政逐渐好转起来,不会在发生连办公经费都没有的情况了。

锅里有饭,碗里满,锅里没饭的时候,碗里自然也就没有了。

户部也难,因为他们手里的银子都是有数的,而要钱的太多了。

夏元吉还是一个比较能干的人,他这个户部尚书虽然能干,但是也经常遇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事。

这里面,最大的责任人就是朱棣。

从靖难之役之后,朱棣也就老实了几年,待大明休养生息之后,今年打交趾,明年打漠北,让国家财政苦不堪言。

但是再难,也不能掩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