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律法,自己的族规。朝廷认可宗族对宗族弟子的奖励或者是处罚。
在县治以下,宗族的管理是朝廷管理的有效补充。
这个时代的法律不健全,人们更讲究人情。
朝廷大臣要告老还乡,需要辞职三次,皇上要挽留两次,第三次才能同意。否则的话,就说明皇帝对这个大臣很不满意,有很大意见。
就连皇帝篡位,也需要有大臣三次劝谏,这个皇帝“谦让不过”,才“勉强”登基。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因为如果由皇室提出这样的计划,就会让人觉得皇室寡情薄意。
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照顾,谁会相信他们能顾怜百姓?
所以,哪怕是朱瞻基想要把宗室分封海外,但是这件事现在不能由他定下来,先要在社会上将这件事酝酿成熟,然后“勉强”答应。
他们说的有道理,朱瞻基当然愿意听。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他也愿意按照现在的这套规则来行事。
所以,他现在先要炒作,把这件事炒热。
反正分封这件事,也不是这两年可以推行的,最快也要等到他出海回了大明才能办。
要是不顺利,更是要等到他登基以后,这件事才能推行。
所以他现在根本不表态了,也不提分封了。只是先在军队方面,为以后做准备。
从海龟岛到南洲,这段旅程是非常无聊的。
因为是逆风行驶,舰队如今的航行速度只有每小时四五节,只比人走路的速度快一些。
这样的速度,在茫茫的大海上,简直跟乌龟爬一般。
各军将士们天天可以学识字,打牌来消磨时间,但是船舱憋闷的环境,还是让许多人的情绪逐渐变的低沉了。
朱瞻基最近也一直在学习,他原本是最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