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并且向他们推广银行。
待得酒足饭饱,与众商户就这次监欠款,海关调税,银行贷款等业务详细解释了一番。
他才走上了一层的舞台,一个小太监用铜盆端上了一盆清水,他洗了洗手,才拿出了一卷明黄的绸质卷轴。
这卷轴与圣旨款式一样,却没有圣旨的花色,颜色单调。明眼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圣旨,也不是诏书,而是太孙令。
秦始皇以前,凡上级对下级发的命令文告都可以称为“诏书”。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
他规定只有皇帝文告才能称为“诏书”。除“诏书”外,还有“制书”,两者区别是“命为制,令为诏”,涉及重大的制度方面的皇帝文告叫做“制书”,也叫“命”。“诏书”是皇帝所发布的对于某个具体的人和事的命令,所以说“令为诏”。
“制曰”是有关重要制度方面的皇帝文告,“诏曰”是皇帝对具体人具体事件发布的命令。
而圣旨不过是民间的通俗说法。
在明代以前,皇帝的诏书,制书其实都没有严格的格式。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的时候,说: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然后在圣旨上面正式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说法。
除了皇帝,太子和太孙也能发布自己的命令,但是统称为令。
面对众人,金阔深吸了一口气,大着嗓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座下孙瞻基令……”
此声一出,三江楼里面的众人不管是在吃饭的,还是在聊天的,全部起身然后跪伏了下来。
一众内侍见所有人都跪了下来,跟金阔点了点头,他才又念道:自太祖立国,政局逐稳,社会太平,民间秩序重立,民户垦田增多,粮产逐年增加。江南一带,官营民营手工业发展快速,东西南北商业流通畅快,海外贸易往来活跃,诸商户立下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