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敢,岂敢……”几位指挥使和守备连忙回礼。
开玩笑,太孙这些说只是谦逊,要是谁敢当真,那才是笑话。
刘江听到朱瞻基这样说也有了一丝好,问道:“不知这水泥是何物,竟能被殿下称为国之重器!”
跟朱瞻基已经接触了一个多月,刘江也知道朱瞻基这个人年纪虽然小,但是老成持重,能被他称为国之重器,绝对不是一般事物。
朱瞻基笑道:“有了此物,天堑可变通途,大明万里将能连成一片。天下再无水患之忧,边城再无被破之忧,民众房屋将百年不损。”
一帮人听的目瞪口呆,虽然不曾明说,但是表情都是觉得朱瞻基在吹牛。天下怎么会有如此器物,若真是如此,被称作国之重器可一点也不夸张。
今日觐见的一众将领之,职位最低的是一位叫黄渊黄潜九的千户。
大明官职非常混乱,特别是水师,因为大明的舰队并无对手,也从来没有形成过有效的指挥体系,许多官职都与陆军一样,但是带军性质完全不同。
黄渊乃是当今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黄福的大公子,今年不过二十五岁,是永乐九年的举人,却弃笔从戎。
他于永乐十年前往交趾探亲,说服了自己的父亲,入了新安江水师,从一名把总干到了如今的千户职位。
对黄福这个人,朱瞻基是很佩服的,大明像这样的能用心干实事的大臣真的不多。所以对这位黄大公子也另眼相看,不以他的职位最低有所轻待,还很客气。
黄渊朱瞻基大不了几岁,对这位老成持重的太孙也十分亲近,这个时候大着胆子说道:“殿下此言让我等都好无,望殿下能允我等相随,途也可将今日之事做一了结。”
朱瞻基点了点头,跟李亮说道:“让都知监派船,我等一起前往方山窑。”
自长安桥登一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