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赵公子真的是服了,再次起身说到:“徐公子果真是大才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话虽不多,但却句句是实,以徐公子大才,应出仕为国效力才是,可不知徐公子现在作何营生呢?假如徐公子有意仕途的话,赵某不才,在京中还有一些人缘,不知徐公子现在可有功名在身?假如徐公子有功名在身的话,以赵某在京中的人缘,愿意保举徐公子出仕,也没有什么问题,不知徐公子意下如何?”听完了徐毅的话后,这个赵公子不禁生出爱才之心,于是问起了徐毅的出身来,并愿意举荐他为官。
听完这个赵公子的话后,徐毅等人立即看出此人恐怕不止是大户人家的贵公子这么简单,出口便能说出保举徐毅为官,恐怕他身后肯定是和官府牵连颇深才对,于是徐毅顿时笑道:“徐某谢过赵公子美意了,不过徐某只是一介商人而已,并未读什么圣贤之书,更没有什么功名在身,如此拙见不过是道听途说之后,略加整理而已,算不得什么大才的,徐某现在行商为生,温饱不是问题,并没有什么出仕的野心,谢谢赵公子了!”
听到徐毅如此一说,这个赵公子不禁觉得有些可惜,毕竟一个没有功名之人,还是一个行商的布衣之人,即便他想举荐徐毅为官,恐怕也有违大宋的官制,更做不到什么有用的位置上,于是叹息到:“徐公子客气了,以徐公子如此之见,不为朝廷效力出仕为官实在可惜了,不过人各有志,即便是行商,也不见得就低人一等,照旧可以为国效力的,虽然赵某路过杭州,但这里的官府还是有些朋友的,如果徐公子生意上有何需要的话,尽管对赵某说就是,这里我还能说上一些话,定让徐公子行商能得以方便,这个是赵某的随身所带之物,假如徐公子有需要的话,拿上这个东西,找到官府,自然有人会帮徐公子的,赵某不日就要回京,如果改日徐公子有意到京都展的话,同样可以拿着此物,到京城找我,我自当尽力帮忙就是!”说着从腰上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