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站起身,微笑道;“我一直在这里。”
于小三倒吃惊了一惊:“你刚才在哪里?”
小王道:“我一直就坐在这把椅子上。”
于小三哈哈大笑。
小王道:“三爷一向眼界高,而我也实在太不起眼了。”
于小三拍拍他肩头,大笑道:“你真会说话!哈哈哈,你放心,你的那些书,那些文章。那些事,由我们撑着!
哈哈哈。”
小王感激地道:“多谢三爷成全。我以后一定再多为三爷和三爷的朋友们多写几本书。”
干小三道:“那时候你就成大名人啰,是个大秀才啰!哈哈哈。”笑声一顿,又道:“你是不是马上就走?”
小王道:“是。”
于小三拍了拍他肩头,赞道:“好!”
其实这句“好”赞得一点意思也没有,但小王知道,这是于小三表示诙谐的一种手段。
小王认为于小三这类人最懂诙谐。
于小三道:“你出去告诉我的那些跟班,让他们去通知小胡、小九、小皮他们,马上到我这里聚一聚,就说我蛮想念他们的。”
小王道:“是。三爷真是够义气的人。”
于小三哈哈大笑。
小王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不一会儿,外面就响起了争吵声和打闹声,于小三吃了一惊,刚想冲出去,一个书生已拎着小王走进厅来,身后是一批鼻青脸肿的家丁。
于小三只看这白衣书生一眼,就知道这个书生惹不得,而且是千万惹不得。
于是于小三大声道:“你们这些奴才跟进来干什么?
还不快给这位公子认错?”
那批家丁怔住了。
白衣书生微笑道:“算了。”
于小三连忙拱手,赔笑道:“公子大人大量,于某十分感佩。……你们还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