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荀彧担任尚书令,无人不服,因为他擅长居中协调,说得难听点就是会和稀泥,与各方相处的很好,换成程昱这老头就不成了,暴脾气得罪人,行事又偏,难以处中枢。
正如张辽如今手下众人,他仍是以荀彧处中枢,换做李儒不成,李儒曾在董卓手下是个污点,更重要的是他虽然多计,但行事不够大气,难以服众。
郭嘉也不成,郭嘉出计天马行空,但行事太过洒脱,被不少人诟病,放在中枢同样难以服众。
贾诩也不行,虽然他是张辽的师傅,但因为他本人就太低调,明哲保身,不喜欢得罪人,所以正气略显不足,更适合居于张辽身后。
中枢是张辽实行政令的根本,也是他掌控朝政的根本,不过他懒得去理会那些繁杂的事务,所以需要人代理,但是中枢也不能长久被一个人掌管,否则很容易出问题,容易培养出名望盖过他的臣子,如历史上的荀彧就是掌中枢时间太长,在名望对曹操有了威胁,最终黯然落幕。
对此张辽早有长远打算,如今荀彧代他掌中枢,替补的是沮授、袁基,再往后十年他考虑的是钟繇、步骘、鲁肃,再后十年便是培养的诸葛亮等弟子,如果能将周瑜等大才搞过来自然更好。
人才永远是缺乏的,所以他需要在这个上面打开一道门。
不知不觉已是亥时,月到中天,酒宴上不少朝臣已经是醉意醺醺,歌女舞女已经不知表演了几多次。
张辽看了一眼正与丁冲、司马防几个朝臣谈笑的曹操,脸上闪过一副古怪的笑容,举杯醉笑道:“孟德,孟德……汝与玄德此番归来,此朝廷之喜,当此之时,月白风清,吾作一歌,与诸君同乐。”
“哦?”曹操转头看了过来,仰头呵呵笑道:“素闻文远善诗文,与吾同道,愿聆之。”
张辽大笑起身,众臣都看了过来,连上首的刘协和伏寿也看了过来。
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