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治理一郡不成问题。
任命荀攸为上郡太守,同时兼领中军师之职,上郡不是匈奴的势力所在,而是羌胡势力所在,不易安定,所以张辽必须派一个有大才的人去担任。
除了五郡太守外,张辽将司马朗、贾逵、徐庶、石韬、法正、王粲、贾玑、贾穆、常林等一众青年英才全部调任至五郡郡府任郡丞或到各县任县令。
这些人都是俊才,放到这些位置正当其用,张辽相信,凭借他们的能力,足以将政令迅速推行,安置好胡人。而且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历练人才,对他们而言这些位置正是历练,能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但即便如此,张辽估计胡人编户之事阻力仍然很大,为此他又临时组织了宣讲团、巡查团,宣讲团宣讲政令,巡查团则巡查政令实施情况,对于发现的漏洞不妥之处,也会及时报之长史荀彧处理。
军事威慑在先,大刀阔斧治理在后,并州诸郡县风风火火的行动了起来,编户、屯田、建里亭制,并行不悖。
与此同时,张辽俘虏的三万休屠各匈奴兵也派了大用场,一部分被高顺、赵云带去修复并州北部被破坏的长城城关。汉武帝时在并州北部从东到西修建了万里长城,后汉以来边塞乱,一些城关多有损坏,此时张辽便要将这些城关修复了,在防御上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除了修复长城,就是开渠、建坊,开渠是要方便更多的百姓饮水和增加可灌溉良田,建坊则是将胡人迁徙到坊内,形成里正制度,与汉人一般管理。这种方式可以渐渐削弱胡人的部落制,令他们逐渐转变为以家庭或宗族为主的汉人管理体制,渐渐汉化。
张辽又大力鼓励小麦和棉花种植,如今没有花生和玉米、土豆之类的作物,小麦和棉花却都适合在并州种植,尤其是并州西北为河套地带,不同于后世的沙漠化,此时土地极为肥沃,被誉为塞北江南,开发好了便是张辽的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