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劣徒所盗取;其于伏诛之时,余仅将雄剑收回,而奇书与雌剑,则不知失落何方?余为此复奔走江湖三年之久,终一无所获,乃返归此处,知大限将临,而将雄剑沉之“生命之泉”,汝岂全属有缘,当可取而用之。
“余书及此,言罄意尽,既知大限之将终,夫复何求?然汝既与余有缘,尚请为余做一未了心愿,即为余母——东平之雪娘,重建墓穴,祭而扫之,以慰亡魂,汝其能之?呜呼!余已瞑目矣-”
玉麟将无垢头陀遗书,一气念完,心中悲喜交集,迭又侧身下拜,口称:“弟子玉麟,定遵所属,为仙师了此心愿。”
他拜罢走近有床,果见有一小洞,探手入内,取出一个方形石匣,打开一看,确如遗书所载,各物俱全。他已无心细看,只把一张鹿皮绘成的图形拿出,又将无垢头陀遗书装进去,便将石匣封好,揣入怀中。
他迭将图形审视一遍,过目了然,于是按图索骥,一按有床左边机扭,适才被打开之石壁,轧轧合拢,再一按右边机括,有床后边,倏现一洞门。他闪身进入内,正要举步前行,又听一声微响,回头看时,已被关于石门之外,不禁暗自钦叹无垢头陀设计之匠心!
至此,也许令人很感迷离。这石洞之石壁,既然预设机扭操纵,然则玉麟怎能一掌即将石壁击开,岂非玄而又玄?
须知玉麟此时的掌劲,已非同凡响,倘那推出的双掌,正在发怒之时,已运足了八九成功力,掌风贯满石壁,无意中触动机扭,而使石壁开敌。不过这也可以说是他缘分注定,而始有此巧遇而已。
且说玉麟这时置身之处,乃是石室外的一条狭长甫道。他略微沉思,便沿此甫道前行,不一会,忽然面前开朗,已自走至图上所示“生命之泉”了。
在白雾迷蒙中,他敛目凝视此泉,方圆约有十余丈,泉水冒著白气,如滚似沸,竟是一座洞中温泉,造物之神奇,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