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闪身退避,以为对方见自己手中有兵刃,才不愿动手。
当下一声长啸,右手一抖,长剑飞出,钉在丈外的合抱大树上,直没于柄。更不打话,双掌一错又攻了上来。
文玉宁此时不便再退,而且对方拳劲深厚,也不容再退。
只好抖起精神,凝神迎战。
文玉宁见过他的轻功、剑法,均极精妙,心想他的拳法亦必精奇,当下凝神以待。
哪知对方攻来拳招甚是平淡,不禁心中微感失望。
对方拳招虽是平常,但所攻之地,却是自己所必救。
当下单掌一扬一立,化解来势,哪知对手掌风竟随着自己发出黏劲,也一扬一立。
如此自己掌势竟反为对方解化,而对方掌风已逼身上,连忙使出“急湍深潭”一招绝学,守中带攻,才扭转厄势。
几招过后,文玉宁似发觉对方拳招毫无特出精妙之招,但招招紧密相接,绝无丝毫破绽,而且每每一招平淡无奇的守势,一触上对方攻势就自然反守为攻,令人捉摸不定。
任自己师门绝学,奇招异式层出不穷,仍是无形中为人一一解化。
而且对方身形如行云流水,绝无丝毫滞缓。
愈斗文玉宁愈是惊奇,并从对方掌法悟出一个道理。
自己掌法确是雄奇精奥,但此时一比之下,竟似仍有若干破绽?
只是这些破绽究竟是出在哪里?自己也摸不清。
心想自己师门乃是武林第一绝学,掌法竟不及对方圆整无缺,难道是自己练得不对?
随即又想到绝不可能,自己师父对这套拳法不知考察了几千百遍,怎会练得不对?
高手过招,岂能如此心神不宁,对方虽是受伤中毒,但仗着内力深厚,勉强逼住毒发,一心要击败对方要得解药,是以掌法愈打愈快,招招不离文玉宁要害。
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