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九阴九阳 > 第十回 少年心性闯少林

第十回 少年心性闯少林(8 / 31)

道:“大师,冲着武当的金面,收力如何?”

大家心中骇然,不料他在这关口居然能开口说话而内力不泄,空智也颇想仿效一下,却实无此能,默然点头。

两人同时缓收内力,须臾,内力撤尽,俞莲舟两指搭在二人腕上,于二人撤力的程度自然了然、也随之一分分收回内力。

四支手掌同时松开,段子羽仍是精神奕奕,神定气闲,空智却大显疲惫,气息已然不匀。俞莲舟满额冷汗,毫不掩饰,挥袖拭去,实是惊出的冷汗。

可众人却无不倾服俞莲舟的胆量,更叹服段子羽功力之深厚,实是匪夷所思。

圆觉大师近前合什道:“多谢宋大侠、俞二侠出手化解。”“宋远桥不解道:“少林、华山素来和睦,何至性命相拼。”

段子羽笑道:“这位大师要解除在下的兵刃,是以相争。”

武当四侠均感愕然,练剑的人向来身不离剑,便是睡觉,剑也放在随手可及之处,武当派更有剑在人在,剑亡人亡的师训,少林高僧岂会不知此理,让练剑的人解剑无异是最大侮辱。至于武当派后来置“解剑池”,无论何人上山,均须在“解剑池”解除兵刃,方得进紫霄宫,也惹起不少纷争,却又非武当四侠此时所能逆料了。武当四侠只觉少林此举忒也横蛮,不近情理之至,殊非少林平日作风。

圆觉笑道:“本寺原无此规,只是几百年来,承蒙武林各派看得起,多不携兵刃人寺门,久之成例,倒非本寺贡慢我高,强立此规。”

俞莲舟笑道:“听大师一说,在下等可俱不敢入寺了。在下禀承师训‘剑在人在,剑亡人亡,,这剑却是不能解下的。”圆觉笑道:“俞二侠说笑了。本寺闭寺经年,原欲隔绝十丈红尘;专修佛学,倒并非怕事。现今寺门一开,迎十方来客,却是百无忌讳。”这番话柔中有刚,倒颇符武当武学之道。

空智此际调息均匀,兀自怒气不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