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愤,只是派人好生照料,竟然赌气一直都没有去看望。
长孙皇后自然是亲自照料,十分用心,偶尔也劝说李世民去探望一番,但是李世民上了倔脾气,就是不去。既然你最爱的还是李建成,他去了只会添堵。
袁紫烟对此叹息不已,当初承诺给李渊的,不能点破此事。不好劝说。私下里,袁紫烟也曾去大安宫探视,并委婉的提出能否告知实情。但是有什么样的儿子就有什么样的老子,李渊更坚决。如果泄露一个字出去,你爸袁天罡就完了。
袁紫烟撇撇嘴退了出来。历史都是这么认为的,何况之前还发下誓言呢?
人到中年,承上启下,需要接受的现实很多,这一年,宫中上下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太上皇病情加重,人也开始变得十分消瘦。由于窦太后的画像也没了,太上皇的情绪更是低沉,与谁也不交流,前去探视的大臣很少搭理,久而久之,去看望他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别说,此时还就武媚与太上皇更对脾气,只有她的话才管用,所以多半汤药都是武媚服侍用下的。
鉴于武媚的出色表现,父亲也受到了嘉奖,加封为应国公。武媚也不过孩子而已,整日的忙碌,让她消瘦许多。
令人称奇的是,武媚是把持家的好手,所有事情都做得井井有条,毫无错乱,甚至是李治的学业也没有荒废,每次李世民考问之时,都能有让家长惊喜的回答。
长孙皇后对于武媚开始刮目相看,由于李承乾已经行了冠礼,到了该娶亲的年纪,长孙皇后寻思着将武媚说给承乾做侧妃。
毕竟武媚也是袁紫烟的人,长孙皇后还是委婉的将这个意思向李世民转达。李世民认为,这是寻常人家盼都盼不来的事情,虽然是妾室,但承乾将来成为皇帝,武媚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妃。
于是李世民派人将袁紫烟和武媚都叫来,也喊来了承乾。
搞什么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