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康熙听着这么一句,一声轻叹。将丰离箍紧,“阿离真是一针见血。”
从来都知道丰离是个聪明的女人,可每每对于丰离的机警,康熙还是会为之心惊。立储一事关乎国本,胤礽被废,丰离从来不说胤礽的半句不是,同样也从不说过他的好,不过丰离向来是公正的,在知晓胤礽并不曾将永安推落马,并没有任何掩饰地将此事告知于他。
但。丰离做的,也只限于此,丰离从来不是多管闲事的人,哪怕回宫后,顾念着胤礽救永安的恩情,悄然下令让内务府的人照看被禁足的胤礽一家,这些事儿,丰离也从来不在康熙的面前说道半句。
丰离,是个理智到极致,也聪明到极致的人。再论其心性坚韧,更不贪好名利,很多的时候,康熙更觉得眼前的丰离不真实。亦让他不安。
“是我不该问!”康熙不得不认输,人呐,都是明知故犯,既知丰离不会插手他儿子们的事儿,可康熙总会想要从丰离的口中听到一些话,虽然这些话。未必他会听。
很是懊恼的康熙,讨好地亲亲丰离的唇,“阿离莫生我的气儿。”
丰离翻了一个白眼,“皇上好生歇息吧,龙体为重!”
既知康熙确实是难受得紧了,这才会再三地想要从她嘴里套出些话来,丰离也不跟他计较,总归康熙糊涂一时,最后也不会真与她为难,她没得跟个病人计较。
有丰离的悉心照顾,康熙很快得以康复,很快先后召见了胤禝胤礽,不知他们谈了什么,康熙继而内侍传谕曰:“自此以后,不复再提往事。”
此后康熙对胤礽多次召见,隐隐透出了要复立太子之意,逾数十日,康熙大概估摸着满朝文武皆了然其心,于十一月十四日召满汉文武大臣,令众人于诸阿哥中择立一人为新太子,言:“于诸阿哥中,众议谁属,朕即从之”。
康熙万万料所不及,事情并不如他所想的发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