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 第一千一十二章 诺奖提名

第一千一十二章 诺奖提名(3 / 4)

红楼梦》《水浒传》还有《三国演义》,却是每一部面世后,都能在倭国引发一番读书风潮。

尤其是《三国演义》,这部书在倭国差不多都要卖疯了,很多倭国人都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是倭国首相与天皇都在外界盛赞此书。

我国首相访华的时候,特意来到郭大路家里拜访了郭大路,把郭大路恶心都不行,但这毕竟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而他便是这交往中的一个小小的桥梁,在这种公开的活动中,郭大路也不能表现的太过失礼,因此在送给这首相一套自己的文集后,还特意画了一幅富士山图送给了这位首相,最后又写了两幅字,当做国礼惠赠。

这幅富士山图,被首相拿到倭国之后,当即成了国宝级的作品,被陈列在了专门展厅里供人观赏。

郭大路这么大名气,作品又这么突出,这次文学奖的提名,就连倭国人都抛弃了自己国家的作者,提议让郭大路获奖,甚至倭国自己国家的知名作家们,也都一致向诺奖委员会提议过大路,让郭大路得到这个奖项。

所谓同行是冤家,一个人能做到让同行都佩服万分的程度时,足可以说明他本人在专业上的造诣有多深。

一个文学家,想要获得诺奖,最关键的不是你写的有多好,而是你作品的影响力有多大,有多少同行认可你的作品。

当然,更重要的则是,一个优秀的翻译人员对你的作品的翻译程度。

东西方文学上的巨大差异,让双方很难欣赏出对方作品里除了事情的本身描述之外的特有美感。

就像是华夏的古诗词,寥寥几个字,就能透露出很大的意境与情绪来,这种美妙的意境,这种“言外之意”的写作方法,华夏人自己能够领会,可是翻译到外国词汇后,若是翻译人员的文学素养不到家的话,那么古诗词的所有美感将消失殆尽。

因此一个文学家想要成名,想要扩大自己的影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