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轻传,字也不可轻写;一些沽名钓誉之辈的字一平尺就要十万块,洒家的字他们提鞋都不配!一个字最少十万,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他在写字之时,旁边众人都看在眼里,三个字映入他们眼帘之后,纵然有很多不懂书法之人,也可以看出这三个字的不同寻常。
那是一种说不出来,但又确实存在的一种感觉,一种华夏书法所独有的美感气韵,对感官的冲击极为强烈。看完这三个字的人都觉得好,但到底好在哪里,这些人却又都说不上来。
自古文娱不分家,黄波涛身为一名文娱圈里的老人,倒是有几个书画界的朋友,对于华夏的书法艺术稍稍涉猎,他自己有事没事儿也喜欢写上几笔,对于书法的优劣好歹也明白一两分,当时在看到郭大路写的三个字时,惊得下巴都要脱臼了,连连叫好,“郭爷,您这三个字,别说一个字十万,就是一个字百万也不算多!”
郭大路道:“既然你这这么说了,那就一个字一百万吧!”
于是这部《少林寺》电影,因为黄波涛的随口一说,拍摄成本增加了三百万。
这个润笔费出来之后,把原来的影视公司总经理游聚龙恨的咬牙切齿,觉得郭大路这是对天禧影视公司赤果果的敲诈勒索,一个字一百万,你怎么不去死啊?
估计也就是那个时候,游聚龙才允许了罗应龙以郭大路岳父王世权为噱头来宣传新片的提议,未尝不是对郭大路“勒索”他的报复。
这幅字在后期制作人员用完之后,没有一个人敢随意损毁,毕竟是花了三百万的东西,谁也不敢大意,让人装裱后就放在公司里供着。
直到几年后,郭大路书画之技闻名天下,少林寺新任主持慧珠和尚特意来影视公司求字,花了三千万将郭大路这三个字买了去,这才让众人知道,三百万块钱买郭大路三个字,其实不亏。
这三个字发生的故事,放映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