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断狱 > 第七百五十八章 蒙古大军窘迫境地

第七百五十八章 蒙古大军窘迫境地(1 / 6)

升龙也就是陈朝的都城,唐时安南为交州,设置了安南都护府,在交州修筑城池,作为安南都护府的驻地。

这城池乃是升龙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名唤紫城,而后又改称罗城、大罗城,所以交州又称为罗城。

到了南宋年,李朝的太祖李公蕴也是个夜郎自大的人,认为大罗城位居天下中心,物产丰富,往来繁华,便将大越国的国都迁到了大罗城。

李公蕴也玩起了祥瑞那一套,当时的说法是,他抵达大罗城的时候,正好看见一条黄龙腾空而起,扶摇直上九重天。

李太祖认为这是吉兆和天意,便照着这祥瑞,将大罗城改称为“升龙”。

如今陈朝取代了李朝,但国都仍旧是升龙,就如同陈守度下令让姓李的人都改姓阮一般,为了抹除李朝的痕迹,他也将升龙改成了“龙渊城”。

由于地理位置比较要紧,龙渊城衔接南北,交通很是发达,物产也比较丰富,是以这个国都一直保持着强盛兴旺的繁华景象。

龙渊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是国主和王后等居住的禁城,而后是皇帝和朝臣办公所用的皇城,往外才是集合了街市和居民区的京城。

这龙渊城的雏形乃是公元前的古螺城,真正开始大规模修建,是唐朝设置安南都护府之时,所以整座城池其实都是汉制。

就如同安南人和古朝鲜人一样,因为曾经是中国的附属国,所以无论是文字还是科举制度或者是上流社会的风尚潮流,都是紧跟中原汉学脚步的。

安南人的官方文字是汉字,不过他们的语言并非汉语,推行儒学,朝廷也设立科举取士制度,到了十五世纪左右,他们借助汉字,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字,也就是“喃字”。

至于现今越南人所用的文字,则是十七世纪的时候,法国传教士用拉丁字母为基础,添加了几个新字母,并用音调符号来辅助,才形成的文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