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历代,许多举旗造反的农民军,都会占领一个曾经作为国都的地方,以此来作为根据地,更可以名正言顺当皇帝,可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数来数去,却不是很多。
涉及到建国称帝这种事情,义军的人心思也就活络起来,可以说是各怀鬼胎了。
所谓利益熏心,财富和权势,都会腐蚀人的心灵,使人变得贪婪,甚至邪恶。
这些人跟随宗云,难道只是驱逐蒙古蛮子这么单纯?
不。
虽然他们不愿承认,但最终的目的,谁没奢望过能够当从龙有功的开国元老?
义军的人都懂得作此等想法,试问天下人又该如何想?南宋朝廷又该如何想?
朝廷的军队原本就在义军屁股后头,但他们终究不可能满足于一直拾人牙慧,跟在义军后头捡便宜。
似淮南的一些小军镇,以及淮北的一些州府,或许他们会甘之如饴地收入囊中。
或许他们会乐于见得义军高歌猛进,或许他们就在后头,将义军当成先锋和炮灰。
可眼下义军打下洛阳,早已超出了他们的掌控,如果再不遏制,宗云极有可能就建国称帝了!
消息传开之后,自然是震惊天下,有志之士疯狂往洛阳涌来,试问谁会放过这样的一个机会!
南宋虽然经济和文化再一次攀上高峰,可资本主义萌芽,贫富分化越发严重,朝廷腐败,贪官污吏肆无忌惮地搜刮和压榨,社会矛盾也日益激化,也不是没出现过造反叛乱的事情。
义军如此高张的口碑和实力,与羸弱无用却又鱼肉百姓的南宋朝廷,两相对比之下,谁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那些对朝廷有怨气的,自然要投靠到洛阳来,而那些拥护朝廷的既得利益者,已经开始在朝堂上危言耸听,请奏赵昀,一俟发兵洛阳,剿灭叛军!
朝廷对义军的称谓上,就足以说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