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失烈们,离开和林,前往大忽里台的召开地。
如此一来,哈尔和林竟似一夜之间搬空了,只剩下乃马真和贵由,隐约有种众叛亲离的意味。
乃马真对此也很是恼怒,隐忍了这么久,她也已经知道,即便再隐忍下去,局面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这种隐忍,反而会让人觉着他们懦弱。
所以她与贵由,也开始变得更加的强势,四处拉拢那些首领和陆续归来的军队将领。
局势也渐渐明朗起来,蒙哥和贵由也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双方阵营也越来越大,而耶律楚材也插入一脚,就更加热闹了。
拔都自己没有率军回来参加大忽里台,却让雅罗斯拉夫一世带着人手,支持蒙哥,蒙哥自己,以及弟弟忽必烈,都是军功赫赫之人,在军队之中有着极大的号召力。
贵由虽然打仗弱了些,但有着乃马真可敦的支持,合罕皇帝驾崩之后,乃马真临朝称制,这是贵由最大的倚仗。
而窝阔台的长孙失烈门有着耶律楚材的支持,耶律楚材作为三朝元老,几乎大半的官员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朝堂上也都支持失烈门为正统。
局势明朗之后,大家也就开始扯下遮羞布,撕破脸皮来争斗,大大小小数百个部族,全都活动起来,奇货可居坐地起价,有的只是为了部族利益,也有的是为了心中那份忠诚,他们纷纷选择了自己的站队和立场。
比如拖雷的妻子,克烈氏所在的克烈部,自然是要支持蒙哥的,而蒙古皇族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通婚范围都很小,各大家族之间的牵扯也是错综复杂。
也正是因此,他们谁都无法置身事外,蒙古人的政治并没有太多的尔虞我诈,似耶律楚材这般阴沉的人,也并不会很多,他们崇尚力量,拳头能够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用舌头来措置。
所以三方阵营很快就明朗起来,虽然贵由的势力仍旧是最大的,但蒙哥在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