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未免太过天真。
因为科举考试需要五人联保,还需要当地的官吏具保,也就是说,必须有人给你担保,五个人相互给对方做担保和证明,一旦被抓,所有人都要连坐。
不过顺便提一嘴,考试作弊古来有之,也是“优良传统”,唐时诗人温庭筠人称“温八叉”,就是出了名的作弊大王。
这位哥哥屡试不第,自己没能考上,便干脆当起了职业枪手,当然了,他考不上进士并非因为他没有才华,而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站错了队。
考官们对这位哥哥也是头疼不已,主考官沈询对作弊大王也是有所耳闻,便特召其试于帘下,给他设了个专座,与别人隔绝开来。
这些可就惹恼了温庭筠了,这是**裸的歧视枪手这一有前途的职业啊!
于是温庭筠在诸多考官的虎视眈眈之下,神不知鬼不觉又帮着其他八个人作了弊,堪称业界良心,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还得了个“救数人”的绰号。
闲话也不多提了,只说古时卷宗多半都是这种路数,寥寥几句便概括一个人的外貌特征。
可杨璟却在这份卷宗里头,看到了好几张人像!
古时追缉凶犯,通常会画影图形,再发海捕文书,也就是说将犯人的人像给画下来,小广告一般四处张贴。
古代的绘画技艺虽然已经达到了极高的程度,而宋朝也已经开始有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工笔画,但衙门里头的画师,照着描述来绘制人像,逼真度到底有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即便如此,当陈密等人看到杨友的画像之时,却仍旧忍不住满脸惊讶,目光停不住地在杨璟和杨友画像之间来回转移!
“这…”陈密起初直以为杨璟为了对付松晏真人,才调查这个陈年旧案,直到看到了卷宗里杨友的画像,他才惊愕地发现,杨璟的轮廓,竟然与那杨友,有着七八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