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百姓说的这里神情十分的低落,不过很快就变得神采奕奕的:
“不过现在好了,新来的太爷知道为我们百着想这一个鸣冤鼓一出来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很多人在家里给他老人家竖起来了长生牌位。”
赵旭他们找的那个百姓似乎对他们的县太爷是十分的尊敬十分的崇拜。
赵旭也是理解,一个肯为百姓办实事的人,自然会受到百姓的爱戴。
任何时候这一条都是不会改变的,为官者心里装着百姓,百姓自然是不会忘记你的。
不过让赵旭感兴趣的是他居然设立了一耳光鸣冤鼓这个人是不简单呀。
“你怎么了,自从你听了这个鸣冤鼓之后,就一直在沉思,到底是怎么了?”
见赵旭一阵子都没有吭声了,忍不住的问了一句。
“没事这让我想起来了一个人,一个也是和鸣冤鼓有关系的人,也是发生在北宋的时候。”
“谁?”眨着大眼睛问道。
“包青天,包拯!”赵旭干脆的说道。
据说包拯上任开封府后整吏治旧制,其中一项就是在开封府门前竖起登堂鼓,供其前来告状的人用的。
后来各级地方衙门口,都设置有一喊冤鼓,供老百姓鸣冤报官之用。
这就是鸣冤鼓的由来,此时这个人居然比传说的中包拯要早一步,可见这个人不简单呀!
“这个是在后世是传说的吧,不过我倒是听说这个鸣冤鼓的起源早,也是很有名,当时有个故事流传的十分的广,说的就这个这个事情。”
待赵旭说完之后,自己也说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他确实也是知道一个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鸣冤鼓的事情。
不过赵旭还真的是没有听说过还有一个传说,其实包拯在开封府设立鸣冤鼓只不过是自己的在后世的演义之中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