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准了,前苏联这些工程师、科学家都穷怕了,稍微给出一个让他们满意的待遇,就能把人挖走。
前世的时候,这些前苏联的工程师、科学家等尖端人才,就大部分被欧美国家挖走了,付出的所谓高薪,其实也不算高。
而这一世,大部分的前苏联科学家、工程师则被基里连科留下了,还有许多被冯宇挖了过来,当然,欧美那些国家也挖走了一批,但总算是没有被挖走大部分。
基里连科的公司中,就有许多当初的国字号的工程师、科学家呢。
而基里连科挖人的手段,跟冯宇学的。你们不是要赚钱吃饭,要养家吗?去跟别的公司谈吧。
当时那些工程师和科学家都一头雾水,如果能在自己国家就得到相同的待遇,甚至是差一点的待遇,他们都能接受,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啊。
可这基里连科明明说要他们去给他工作,怎么不谈待遇呢?
一些人无奈,就去找其他公司谈了,反正以他们的技术,不担心没人要。
当他们谈的差不多的时候,基里连科再次派人过来了。
你跟xx公司谈好了吧?行了,来我这儿,按照他们给你开的薪水加百分之五十!
既能留在国内,收入还能提高一大截,他们当然选择留下了。
于是很多人,就这么跟基里连科签订了合同。
而这个办法,就是冯宇首创的。当时冯宇可是求贤若渴,这些科学家、工程师,那很多都是有钱也买不来的。
不说别的,冰城机械制造集团、风雨电子等公司,就有很多前苏联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也为公司创造了极高的价值。
冯宇的办法,就是先不跟那些人才接触,等着他们跟其他公司谈。谈好了后,告诉他们,来我这儿吧,薪水翻倍,离家还近,去米国多远啊。而且我们公司本来就有很多前苏联的专家,对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