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远东1628 >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卫所(二)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卫所(二)(2 / 4)

的粮食种子、棉衣铺盖、农具工具和各种生活用品,这些苦逼了几辈子的军户彻底懵逼了。

一些人拼命的掐着自己,咬着自己,掐的胳膊都紫了,咬的手臂都出血了,他们才确认这不是在做梦,这特么都是真的。

卫所里最幸福的人并不是那些军户,而是那些匠户。远东公司在各地卫所发现了大批的匠户,对于公司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

各部门接到消息,纷纷派人来到各地卫所挑人。为了争夺这些稀缺的人力资源,各个部门的负责人相互争吵撕扯,都快打起来了。

明代官方手工业使用的劳动力主要有三种,一是工部和内府各监局控制下的民匠,这是具有专业造作技术的劳动者,是官方手工业的骨干。

一种是都司卫所控制下的军匠,这是具有军器生产技术的劳动者,是官手工业的次要力量。还有一是户部控制下的灶丁,就是各地官方盐场的工人。

强制劳役下的工匠们,其社会地位也特别低。工匠因为世代不得转业,永受奴役,所以极受歧视。他们除非获得最高统治者皇帝的特许,不能脱籍,超登仕流。

明代的工匠,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遭受这样的虐待,这就使他们必然要和剥削者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明代工匠斗争的主要形式有怠工、“失班”、隐冒和逃亡。

明代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嘉靖八年,鉴于“各府、州、县工匠,近多冒替影射,随解随逃,徒以累民,而公家不得实用,”因此,建议“纳价以助大工,每匠一名,照旧例每季纳银一两八钱”,也就是工匠可以以银代役。

这也让明朝的匠户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工作自由,提高了他们劳动生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得更快,也促进了明代后期资本主义因素的迅速增长。

但是各个卫所军匠却没有这个待遇,因为各个卫所的军匠把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