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停,这贴片可要满负荷运作了,以现在的技术,满负荷运作显然不行,对贴片本身的损伤太大,而想要做更为强力的铁片,势必要在外观上继续增厚,确保贴片的传感力量更强,那样如果杨以辰的动作过大,贴片就会在肌肉和外衣之间形成阻碍,很有可能在拍摄过程中穿帮呈现出来。
还好,杨以辰终于开口了:“可以了。”
这力量不是他的抗击打极限,但作为拍电影却已经足够了,他又不傻,又不会自-虐,拍摄的时候为了效果,哪怕是跟电脑程序这样不会出错的东西对打,很多时候也需要反复拍摄,到时谁会遍体鳞伤,差不多既可以,能感受到疼痛,然后反馈给表情和身体动作,某个地方被打,疼痛,那块区域的反应就会稍微慢一点,在镜头前面呈现出来的画面就会更为真实,至于如何将这光点人与真实的演员重叠在一起,相信Y-Y-C这边早已经有十足把握,不然也不会拿出来。
《飓风营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九成九的敌人都是走马观灯,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特效效果发挥到最佳,先用电脑效果和杨以辰打完,然后动作分解,邀请专业的武术指导和动作替身来进行复制动作,进而贴到光点人的身上,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真人与杨以辰进行打斗,你能看到的是一群非人类的动作戏高手跟杨以辰对打,这样的方式要比慢镜头拉快以及过往的打斗戏拍摄,更加具有视觉感官的享受,有点像是看李小龙的真实格斗戏和看目前的动作戏,乍一看都很炫没什么差别,可真正让你看着觉得过瘾的肯定是前者,尤其是你要连着看两部电影时,看完前者你再看后者,那就有一种突然间回到很多年前拍摄手段的感觉。
会议室内的灯光亮起,所有人就坐,会议正式开始,目前Y-Y-C技术方面的总负责人是一名叫做波特的中年白人,瘦瘦弱弱,戴着一副很厚的眼镜,是那种很天才类型的技术男,曾经在三个好莱坞一线的特效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