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没点形象,未尝没有因果。
只是想想威严厚重的大伯,杨帆摇了摇头。
不过跟老爸相比,自己的老妈倒是有往太后的方向发展。
真说起来杨帆他姥爷家的张姓在百多年前也是涿城大户,距离月山也就一步之隔。不过在姥爷的上一辈家道就开始败落了,可哪怕破落,最终也被定成了地主,也遭了不少罪。
大概老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外孙会对月山杀了个回马枪,已经快成顽童的老人重新燃起对月山顶上有执念也很有可能。
顿了顿,杨远志跟儿子说道,“你大伯跟老家那边联系了一下,好像要重修家谱……”
杨帆,“……”
杨帆他家这一支还是解放前北面大湖发水时逃难过来的,他还记得在小时候,大伯家还经常有一些从老家过来的人。
提起家族这事,老一辈人还真的挺重视,考虑大伯现在已经六十出头的年龄,确实有些解放前的宗族思想。现在就是老套路,感觉现在家里有了光宗耀祖的人,首先想的就是告天祭祖,重修家谱。
说来杨帆的大伯也很不容易……
家里的长子,又是逃难过来的,很是跟着杨帆他爷爷奶奶吃了很多苦。
中间还有三个幼小的弟弟妹妹因为当时条件太苦没养活,所以大伯才会跟下面的弟弟妹妹年纪相差十几岁。而且杨帆爷爷奶奶走的又比较早,在杨帆他小叔刚出生时就走了。
大伯就这样早早的一肩扛上了家庭重担,因为家里穷,负担重,很晚才结婚,这也是杨峰没比杨帆大几岁的原因。
杨帆想着,就奇怪的问道,“这事不是你们长辈商量着办的吗?”
说是商量,其实大伯一开口,这事也差不多定了。不管杨帆他爸还是他小叔,面对从小把自己养大的长兄,在这种事上还有什么置啄的余地?
杨远志闻言就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