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不便,偏远贫困的老区,很明显,同样是做公益,杨帆选择了一个收益最大的选择,不要认为同样的贫困山区,那些革命老区跟普通地区一样,尤其那些老人很多还都在世的时候。
只是多数地方交通极不便利,实在是没发展的条件罢了,就是勉强进去,考虑运输成本后也会大大降低竞争力,可是启航基金对利润要求并不高,哪怕能勉强维持,甚至少量亏损,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社会效益本来就是启航基金的重视点之一。
比如说,启航基金试图开发那边的梅山水库,纵然没有利润,可实际上维持杨帆所说的那一套东西已经需要上千人了,而周边一共也就几万人口,这上千人至少能带动近万人生活的改善,这本来就达到了公益的目的。
至少启航基金想从根本上改善这么多人的生活,要是纯投入的话代价只会比这个高,不会比这低。
同样,这么做启航也能收获到更多的东西……因为这种模式是持续产生效益的,而不像捐款那样仅仅只是捐款获得的名望。一旦启航基金的这种模式铺开,日后如果能影响到几十万甚至更多人的生活时,再想动启航基金就不仅仅是骂名的问题了,而是要切实考虑这几十万甚至更多人的生活问题怎么解决。
至于因此启航能发展出盘根错节的关系那就是题外话了。
想着,叶清婉就问道,“怎么,你是不是打算让启航基金先沿着红军的路线再来一遍?也跟开辟根据地一样。”
杨帆,“……”
她这说的好吓人!
不过这确实是杨帆的打算,比如启航的大学生之行,宁城,江城这边主要是大别山,京津翼包括中原一代那边主要就是太行山了。本来就近原则,启航基金已经把国内分成很多片区。
仔细想了想,叶清婉说道,“一旦格局形成,启航基金可就真是老树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