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空旷的广场。
“那也不能什么时候都硬来,该软的时候还是要软。像你这样没有背景的小子,一味的硬来那是会完蛋的。”
朴政赫有点搞不明白,这是长辈对晚辈的教诲啊。
什么时候,他和金裕文是这种关系了?
不过这位大人物变得好说话了,那他也没必要给自己找不自在。
“多谢您的指点,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说说你吧,这些年都是怎么过的?当年你们兄弟两个离开了釜山,似乎有什么奇遇啊?”
金裕文目光深奥,看不出具体的含义。
朴政赫走上来两步,和他并肩站在了一起,同样看着窗外的景色。
“哪有什么奇遇啊,穷人家的小子,除了用血和汗去努力,还有别的办法吗?”
他却没有看到,站在背后的李秘书,此时眼睛已经直了。
多少年了,都没有多少人敢这么和金裕文并肩站在一起。
敢这么做的,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这小子,他是不懂规矩啊还是桀骜不驯啊!
金裕文当然不会注意不到他的动作,却只是扯了扯嘴角。
“呵,是不是觉得做到了PD,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我年轻的时候也在街头卖过报纸,还给人家擦过皮鞋呢。就连德国,也不是没有去过。你的那点磨难,算得了什么?”
对于他说的话,朴政赫可不敢反驳,相反还十分佩服。
事实上,中日韩三国在经济腾飞时代的人们,永远都是最值得敬佩的。
因为在国家经济腾飞的背后,就是类似于金裕文这样的,千千万万的人们奋斗的结果。
就像《国际市场》里面黄正民的角色一样,去过德国做矿工,跑到过越南做国际援助。
正是这样一代人背负着沉重的磨难,才铸就了